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前身是1988年成立的應化系。2001年3月更名為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,經過近30年的建設,學院已發展成為以理工為主的教學研究型學院。

學科情況 化學學科已經列入山東省首批“雙一流”建設學科,化學學科“2020全球自然指數”國內高校第61位,ESI論文排名位于全球前0.27%,全球第352位(全國第52位,2020年5月數據)。目前學院擁有化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應用化學博士點—化學碩士一級學科點—博士后流動站(化學)—山東省重點學科(應用化學、分析化學)—“泰山學者”設崗學科(生化分析、應用化學) —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(生態化工)—教育部重點實驗室(腫瘤標志物傳感分析)—山東省重點實驗室(生化分析)—山東省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(生命分析化學)等學術創新平臺。
師資隊伍 學院現有一支學歷層次高,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。專任教師169人,其中博士生導師26人,碩士生導師136人,教授51人,副教授60人,博士學位137人。學院有兼職院士2人,國家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1人,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,泰山學者優勢特色學科人才團隊領軍人才1人,泰山學者特聘教授/專家2人,泰山學者青年專家2人,山東省杰出青年基金獲得者3人。教職工中,全國優秀教師1人,山東省教學名師2人,山東省突貢專家2人,青島市教學名師1人。
2009年,化學系列課程教學團隊獲批為國家級教學團隊;2019年11月,基礎化學教學團隊獲評全國石油和化工教育優秀教學團隊,工科有機化學教學團隊現為山東省優秀教學團隊。
化學院現有一支學歷層次高,學緣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。專任教師136人,
專業課程方面 學院已形成了國家級特色專業(應用化學)- 山東省品牌專業(應用化學) —山東省一流專業(用用化學、化學)—山東省一流課程(基礎化學原理、有機化學、化學與健康、海洋中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) —山東省精品課程(基礎化學原理、有機化學、物理化學) —山東省實驗教學示范中心(基礎化學實驗中心) 為框架的專業、課程建設格局。“海洋中的電化學腐蝕與防護”獲批國家級虛擬教學仿真實驗教學項目。
學院外景
基礎實驗室

部分教學科研儀器:
 |
 |
 |
激光共聚焦拉曼光譜儀 |
掃描電化學顯微鏡 |
激光共聚焦熒光顯微鏡 |
 |
 |
 |
化學發光成像分析儀 |
表面等離子共振儀 |
表面等離子體共振成像系統 |
 |
 |
 |
光電化學能譜儀 |
場發射掃描電鏡 |
激光共聚焦顯微鏡 |
 |
 |
 |
500M 核磁共振儀 |
液相色譜儀 |
元素分析儀 |
 |
 |
 |
Carry500紫外-遠紅外光儀 |
熒光光譜儀 |
傅立葉變換紅外光譜儀 |
 |
 |
 |
納米粒度儀 |
氣質聯用儀 |
同步熱分析儀 |
教學手段改革
采用翻轉課堂和研討式的學習方式和多種教學方式,注重學生學習過程,引領學生成長。

學術交流
依托泰山學者論壇、重點實驗室學術會議,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承辦了多次學術研討會,促進了教師與國內外科研團隊之間的學術交流,拓展了教師的學術視野,擴大了學院的學科影響。



豐富多彩的團學活動
學院團學工作特色鮮明,2018年獲青島科技大學度思想政治工作先進集體;2018、2019年度連續榮獲學生工作考核先進集體、就業工作考核先進單位、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考核先進單位、五四紅旗分團委,被學校授予“學生工作先進集體獎杯”;學院畢業生就業率連年提升,2018年畢業生就業率為98.08%,2019年就業率達到98.41%,均名列學校前列首位??佳新?/span>2018、2019年分別達到50%、46.2%,其中考取211、985院校約占畢業生總數30%、約占升學總數65%。
學院長期實施創新創業引領計劃,以“科技創新”助成長。與山東省知名企業等6家單位共建創新創業基地,聘請76名教授學者擔任學院雙創導師,面向全校學生開放基礎化學實驗中心等6個“創新實驗室”等?;簩W子多次在“創青春”“挑戰杯”等國家、省部級賽事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。


學院致力于培養勇于實踐、熱心公益的大學生,鼓勵青年學生提升綜合素質,每年暑期組建近20支社會實踐隊伍,分赴寧夏、吉林、河南等省市開展暑期社會實踐,被人民網、大眾網、中青網等媒體報道百余次,獲評中國千鄉萬村環??破招袆觾炐憬M織單位、山東省環境科普宣傳優秀組織單位等多個重要獎項。

學院緊密圍繞國家“一流大學、一流學科”目標要求,主動對接服務新舊動能轉換,學院始終堅持教學是第一生命線,科研是發展動力源,教學和科研水平穩步提升。5年來獲山東省教學成果一等獎2項,二等獎1項,三等獎3項;山東省優秀教材一等獎1項,二等獎1項;山東省研究生教育創新計劃項目1項;在國家級出版社出版教材19部,國家“十一五”規劃教材4部。5年來,學院承擔科研課題100余項,其中國家973計劃子課題2項、國家863計劃2項、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1項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-重點項目2項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0余項、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項、教育部博士點基金3項、省級科研項目60余項;授權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;出版專(譯)著10部;發表SCI收錄論文960篇,其中影響因子在5.0以上的論文100余篇。獲中國分析測試協會一等獎1項,山東省自然科學獎二等獎5項、石油和化學工業協會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、青島市自然科學一等獎1項和二等獎3項。
學院將繼續走科學發展、內涵發展、特色發展、開放發展、創新發展的道路,努力提升人才培養和教學科研水平。保持省內一流學科優勢,建設成為國內知名的教學研究型名牌學院。